编办概况

重点专题

-->

编制周转,转“活”人才引进新机制

【来源: | 发布日期:2020-06-11 】 【选择字号:

今年以来,安定区以“总量控制、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转换”为管理方式,打破部门(单位)间编制壁垒,统筹存量编制资源,建立区直事业单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改进人才保障机制,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缓解编制供需矛盾,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提供有力的机构编制保障

    一、坚持严控总量与破解矛盾相结合。严格实行事业编制问题控制,在不突破区直事业编制总量的前提下,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统一管理、周转使用,着力破解编制只减不增与事业发展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总量控制、余缺调剂的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新机制。2020年急需紧缺人才周转池编制共调剂115名,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15人,涉及教育、卫生和其他等领域32个事业单位。

二、坚持盘活存量与创新管理相结合。盘活放大存量编制效益,着力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率。转变传统编制供给方式,推进编制供给侧改革,形成存量整合、需求引领、动态供给的编制管理新模式。实施人员与编制互动的精细化管理,建立人编互动、精准投放的人才编制管理新制度,着力破解机构编制“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难题,确保编制周转制度依法依规、管用有效。

三、坚持周转使用与跟踪评估相结合。纳入编制周转池的编制,实行“人编捆绑,跟踪管理”。周转池一个周转期为3年,一个周转期结束后,对周转池运行情况全面进行效益评估,重新确认是否继续运行周转池,重新核定编制周转池规模。建立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编制周转池管理台账,申请使用周转池编制的单位要及时向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报送人员编制更新数制,确保编制资源“统筹”可查、“投放”可控、动态平衡。(供稿:陈亚丽)